一键分享:

肾综合症出血热

时间:2022-09-01
分享:

简称:

肾综合症出血热

法定传染病类型:

非法定传染病

感染类型:

病毒感染

概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出血、肾脏损害。

分期或分型:

典型病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传染源:

鼠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公认为多途径感染: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垂直传播;其次有报告本病可经消化道传播,寄生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也具有传播作用。

潜伏期和传染期:

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两周多见。多数起病急骤,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人起病稍缓,有消化道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人群易感性:

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2)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低,野鼠型1~4%,家鼠型5~16%;

3)主要为男性轻壮年,占总发病的2/3;

4)病后能获得持久性免疫。

流行特征:

1)主要分布于亚洲,每十年左右有一个高峰期;

2)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

3)流行疫区的类型1、姬鼠型疫区;2、家鼠型疫区;3、混合型疫区。

治疗和预后:

“三早一就”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对症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和感染“四关”。

(一)发热期。治疗原则: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状,减轻外渗,预防休克和DIC。

1、控制感染。发病4日内患者可用用利巴韦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连用3—5日。亦可用α—干扰素肌内注射。

2、改善中毒症状。给予易消化饮食。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热退汗药,以防大量出汗而进一步丧失血容量。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呕吐频繁者,可给予灭吐灵10mg肌注、

3、减轻外渗。及早卧床休息,给予路丁、维生素C等降低血管通透性。每日静脉补充平衡盐液和葡萄糖盐水1000ml左右,发热后期可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甘露醇,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减轻外渗和组织水肿,防止休克和肾功能不全。

4、预防DIC。病程中常有DIC的发生,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液粘滞性。如发热晚期凝血时间试管法在3分钟以内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秒以内为高凝装填,给予小剂量肝素抗凝,一般0.5—1mg/kg,6—12小时一次缓慢静脉注射,有助于防止DIC发展。再次用药前应做凝血时间检测,若试管法凝血时间大于25分钟,应暂停一次,疗程1—3日。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原则:补充血容量,调整酸碱平衡,减轻肾脏损害,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1、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力争4小时内稳定血压。扩容液体以晶、胶结合为原则,晶体液以平衡盐液为主,切忌单纯输注葡萄糖,胶体液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0%甘露醇、血浆或白蛋白等。由于本期存在血液浓缩,不宜应用全血。扩容期间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血压正常后输液仍需维持24小时以上。老年人或原有心肺疾病者输液时需注意心肺功能,掌握输液速度和液体量。

2、调整酸碱平衡。代谢性酸中毒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注,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分次补充,避免盲目纠酸。由于5%碳酸氢钠溶液渗透压为血浆的4倍,不但能纠正酸中毒,尚可扩容。

3、强心剂的应用。血容量基本补足,心率在140次/分以上者,可静脉给予西地兰。

4、血管活性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经补液、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稳定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静脉滴注。同时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

(三)少尿期。治疗原则: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1、稳定内环境。控制氮质血症:给予高糖、高维生素、低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每日静脉滴注葡萄糖不少于200g,并加入适量胰岛素,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控制氮质血症。维持水盐平衡:少尿早期需与谢客所致的肾前性少尿相鉴别。若尿比重>1.20,尿钠<40mmol/L,尿尿素氮与血尿素氮之比>10:1,应考虑肾前性少尿。可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500—1000ml,或用20%甘露醇100—125ml静脉注射,观察尿量是否增加。观察3小时尿量若小于100ml,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有高血容量时不宜做此利尿实验。若已为肾性少尿,应控制输液量,可按前日尿量和吐泻量加500—700ml作为补液量。根据血钾及心电变化,限制或适量补钾盐。根据酸碱变化,给予碳酸氢钠,稳定酸碱平衡。

2、促进利尿。常用的利尿药物为呋塞米可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至100—300mg/次,静脉滴注,4—6小时可重复一次。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或山茛菪静脉注射。

3、导泻和放血疗法。可用硫酸镁、甘露醇、大黄等口服导泻。放血疗法目前很少应用,如少尿伴高血容量综合征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肿者可以放血300—400ml。

4、透析治疗。明显氮质血症、高血容量综合征或高血钾患者,可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移行阶段和多尿早期治疗原则与少尿期相同。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补液要适量,过多可使多尿期延长,过少可导致水、盐失调引起二次肾功能衰竭。给予半流食和含钾食物。水分补充以口服为主,不能进食者可以静脉注射。因免疫功能下降,应防止继发感染。感染发生后应及时诊断和治疗,忌用对肾脏有毒性的抗菌药物。

(五)恢复期。补充营养,休息1—3个月,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及垂体功能,逐步恢复工作。

(六)并发症治疗。

1、消化道出血。尽快明确病因。如DIC低凝血期,应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DIC继发纤溶亢进时,可注射6—氨基乙酸或氨甲苯酸。肝素类物质增高时可用鱼精蛋白或甲苯胺蓝注射。尿毒症所致出血热则需透析治疗。局部治疗可口服云南白药、去甲肾上腺素4—5mg加水100ml口服或凝血酶4000U加生理盐水口服。

2、心力衰竭肺水肿。应停止和控制输液,吸氧,半卧位,给予西地兰强心,安定镇静,以及扩血管药物。若为少尿或无尿阶段,应透析治疗。

3、ARDS。可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注射,及时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终末正压呼吸。

4、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抽搐时可给予安定或异戊巴比妥钠等镇静剂;脑水肿或颅内高压可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无尿时应考虑透析。

5、自发性肾破裂。进行手术缝合。

本病的病死率与病情较重、治疗迟早、措施是否恰当有关。近年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改进,病死率将为3%—5%。

预防:

(一)疫情监测。今年新疫区不断扩大,因此需做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及易感人群等监测工作。

(二)防鼠灭鼠。最为关键。应用药物和机械等方法灭鼠,野外住宿应选择地势较高处,睡铺应离地0.6米以上,周围挖沟防鼠。

(三)个人防护和疫苗注射。不要用手接触薯类,防止鼠排泄物污染食物及食具,动物实验时防止被大、小白鼠咬伤。我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疫苗和地鼠肾细胞疫苗每次1ml,共注射三次,保护率达88%—94%。一年后应加强注射一次。有发热、严重疾病和过敏者忌用。


Copyright © 2012-2022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清河路6号

鄂ICP备2022010224号

卫生热线:12320

疫情值班:0716-81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