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猩红热
法定传染病类型:
乙类
感染类型:
细菌感染
概述: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部分病人疹退后皮肤脱屑,少数人病后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分期或分型:
不同患者临床表现轻重差别很大,可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中毒型)、脓毒型、外科型(包括产褥型)。
传染源:
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患者发病前1日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皮肤脱屑阶段已无传染性。由本菌引起的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丹毒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由于本菌不耐热及干燥,故通过污染用具、玩具、衣服等传播者很少。个别情况下,可由皮肤伤口或产妇的产道侵入,引起“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
潜伏期和传染期:
潜伏期一般2—5日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产生两类免疫,即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因型间多无交叉免疫,因此,再感染其他型的A组链球菌,多不出现皮疹,仍可引起咽峡炎、扁桃体炎等,抗毒免疫主要是指红疹毒素的抗体,型间也无交叉免疫,患病后若再感染不同型的红疹毒素的菌株,仍可再患猩红热。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流行于温带。我国北方较南方多,人口稠密、交通频繁的大城市发病较多。偏僻的农村发病较少。病例分布呈高度分散状态,其流行有局灶性特点。
2、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我国北方一般在7月开始上升,10—11月达高峰,12月开始下降;南方以5—7月发病较多。
3、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最多。呈周期性升高现象,每隔3—5年流行一次,但不甚规律。现患病人和带菌者所带菌型经常在改变,即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也是如此。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往往以一个血清型为主。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近年有渐减趋势,多为轻型和不典型病例。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及全身弥漫性红疹,不同患者临床表现轻重差别很大,可分为以下类型:
1、普通型
(1)前驱期。急性起病,畏寒、发热、咽痛、乏力,体温多在39℃左右,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咽及扁桃体明显充血水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易拭去。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2)出疹期。多在1—2病日出疹,自耳后、颈部始,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是全身弥漫性充血潮红,并散布着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斑疹,稍隆起于皮肤表面,触摸有砂纸感,以手加压疹退呈黄白色,去压后恢复。在颈部、腋窝、肘窝及腹股沟等处,常因压迫摩擦致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条,称帕氏线。面色充血潮红,无皮疹,口唇周围皮肤无充血,形成“环口苍白圈”。皮疹经1—2日达到高峰,然后按出疹顺序在1—3日内消退。病初,除舌尖部及边缘外,均被有白色厚苔,并有红乳头突出于原苔之外,称“草莓舌”。72小时后,白苔脱落,乳头仍突起,称“杨梅舌”。猩红热在第2—4病日体温及症状均发展至高峰,未经抗菌治疗者,平均1周左右退热,症状好转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失,皮疹隐退,大约病后1周开始脱屑,皮疹少者为糠疹屑状脱屑,疹多者可成片脱落,重者呈手套状、袜套状脱落,历时1—4周不等。
2、轻型。为常见类型。中毒症状轻或无,皮疹稀少,可于数小时隐退,无脱屑,但后期仍可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3、重型(中毒型)。起病急,体温迅速升至40℃以上,中毒症状明显,常伴中毒性心肌炎和循环衰竭,咽部表现较轻,皮疹暗红或为出血性。此型须及早发现,积极抢救。
4、脓毒型。极少见。主要表现为驰张性高热,皮疹密,咽炎重,常有扁桃体、颈淋巴结、中耳、乳突等化脓性病变,可有坏死及溃疡。
5、外科型(包括产褥型)。症状轻,一般无咽舌等临床表现,皮疹最先出现于伤口周围,由此遍及全身。
治疗和预后:
(1)一般治疗。病人住院隔离治疗,待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连续两次阴性为止。患者的分泌物及痰液须消毒处理。住院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口腔卫生,摄入足够液体,急性期给予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G,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先锋霉素Ⅱ,疗效亦较好。
(3)中毒型治疗。加大青霉素用量,在加强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做好对症处理,酌情输少量血浆或输恢复期血清,以中和细菌毒素。
早发现,早用青霉素治疗能很快治愈。重症病人及伴有严重化脓病灶者已很少见到,但猩红热恢复后变态反应性的肾炎或风湿热仍有发生。
预防:
(一)监测与报告
可在疾病监测点开展本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选择固定人群,在每年流行期的前、中、后期作带菌调查,以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后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报告时限上报。
(二)控制传染源
1、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集中发生的村屯就地建立隔离病房,隔离不少于7日,有并发症的病人和集体保托单位中的儿童及保育人员中的患者可延长隔离至12日。
2、对重点人群(包括病人周围的咽炎病人及托幼单位等人群)进行细菌学检查,及早发现带菌者并进行管理。
3、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7日,一般接触者如果是托幼儿童、小学生应做好晨检。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有效药物进行预防。
(三)切断传播途径
猩红热流行期或疫区内,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湿式扫除,并用来苏儿进行随时、终末消毒,对污染品煮沸15分钟,或用来苏儿、漂白粉澄清液浸泡1小时。
(四)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去公共场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