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莱姆病

时间:2022-09-01
分享:

简称:

莱姆病

法定传染病类型:

非法定传染病

感染类型:

螺旋体感染

概述:

莱姆病(lymediseade)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所引起,经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

分期或分型:

此期少数患者可有慢性神经系统损害及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的表现。

传染源:

贮存宿主为啮类动物和蜱类,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媒介为多种硬蜱如丹明尼硬蜱(Ixodesdammini)、太平洋硬蜱(Ixodespacificus)、蓖子硬蜱(Ixodesricinus)及全沟硬蜱(Ixodespersalcatus)等。人因被携带螺旋体的硬蜱叮咬而感染。

潜伏期和传染期:

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进入或居住于林区及农村的人群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广泛,遍及世界五大洲,但以美国及欧美各国为多。我国黑龙江、新疆、吉林及河南等省区亦有本病发生的报告。发病季节为5-9月份。

临床表现:

特征性的慢性游走性红斑以及在皮肤病变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受累症状;

治疗和预后:

对一期病人,首选四环素,成人250mg/次,一日四次。亦可用青毒素或红霉素治疗。对二、三期病人,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成人静脉滴注青霉素G2000万单位,每日一次,连用10天,或苄星青霉素G240万单位,每周一次肌注,用药3周。亦可用头孢噻肟三嗪1~2g/天,疗程2周。对有心脏损害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未经治疗的病例多逐渐进入慢性阶段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眼损伤皮肤损害及关节损伤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多数预后好少数严重病例预后差严重的病变可以致死 

10%的患者因关节炎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关节炎引起软骨和骨的糜烂少数病例可发生骨髓炎脂膜炎或肌炎

预防:

加强个人防护及灭蜱、灭鼠。


Copyright © 2012-2022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清河路6号

鄂ICP备2022010224号

卫生热线:12320

疫情值班:0716-81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