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风疹,又称“风痧”。
法定传染病类型:
丙类
感染类型:
病毒感染
概述:
风疹(rubella,Germanmeasles)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分期或分型:
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型或隐型感染者,其实际数目比发病者高,因此是易被忽略的重要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病人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潜伏期和传染期: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
人群易感性:
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流行特征:
1.世界各地皆有,温带地区发病率高,热带及亚热带发病率底,城市多于农村。
2.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最高,3一5月份达高峰,夏秋季发病率低。每隔6一9年发生一次周期流行,与易感人群的积累和人群流动有关。
3.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发病为主,育龄妇女患风疹,可引起胎儿畸形。
临床表现:
(一)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本病的特点为小的淡红色斑丘疹,先面部而后颈部,再躯干后四肢,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2-5天疹退,不留色素。出疹严重者热度一般为38℃左右,也有39℃以上的风疹流行报告,疹退后热退,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主要并发症:
1.关节炎和关节痛:成年(青年)妇女中常见,疹退后出现,累及多个大小关节。
2.脑炎:发病率约占风疹病例1/5000,多在出疹后1-7天内发生,病程5-21天。发病急,症状重,突然头痛、发热、嗜睡、昏迷、颈强直,脑脊液中可查到风疹特异IgM抗体,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有报道病死率达到20%。
3.血小板减少紫癜
(二)无皮疹型风疹轻度发热,无出疹。
(三)隐性感染约占风疹感染25-50%,成人比例更高。
(四)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rubellasyndrome,CRS)母亲在怀孕早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产和新生儿一个或多个器官畸形。以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畸形和耳聋等为典型特征,此外还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紫癜,心肌炎和青光眼等统称为CRS。CRS患儿体重低,行为及运动能力低下,有些畸形出生时已很明显,但耳聋、智力低下、运动失常等在1岁或几岁之后才被发现。
治疗和预后:
(一)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并发症治疗。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三)先天性风疹。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病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观察病儿生长发育情况,测听力,矫治畸形,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帮助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劳动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四)药物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干扰素、病毒唑等似有助于减轻病情。
本病预后良好,并发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所致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仅属偶见。但妊娠3个月内得妇女患风疹,其胎儿可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流产、早产及各种先天畸形,预后严重。
预防:
1.发现风疹病儿,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儿。
3.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防止播搔破皮肤,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