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分享:

卫生监测所走进“爱心暑托班” 趣味科普课点亮健康与自然探索之旅​

时间:2025-08-25
分享:

8月19日至20日,连续两日的暑托时光里,卫生监测所的老师们带着精心打磨的科普课程,走进疾控“爱心暑托班”。他们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融合健康知识普及与自然奥秘探索的“科普盛宴”——从蔬菜里的营养密码,到蘑菇世界的神奇规律,再到守护视力的实用技巧,每一个知识点都在互动中变得鲜活,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里收获知识,在主动探索中点燃对科学的热爱。

一、蔬菜“彩虹”:吃出来的健康活力

“大家快看看桌上的蔬菜模型!红色的番茄、橙黄色的胡萝卜、深绿色的菠菜、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萝卜 ——它们就像一道会‘吃’的‘彩虹’!”陈老师刚拿出精心准备的蔬菜模型,就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她一边引导孩子们触摸、观察,一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咱们每天要吃够5种不同颜色的蔬菜,这些颜色里藏着不一样的营养,能为身体搭建起一座‘彩虹防护罩’,帮我们挡住病菌、留住活力!”

为了让“多吃蔬菜”从知识变成习惯,陈老师还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场景,给出了具体又好操作的建议:“在学校食堂吃饭时,主动把餐盘里的蔬菜吃干净,不挑食、不剩饭;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菜场时,试着选一种没吃过的蔬菜,回家一起择菜、做饭;外出聚餐时,记得跟大人说‘我们多点一道青菜吧’。这样不管在哪里,大家都能轻松吃够蔬菜啦!”

二、探秘蘑菇:解锁自然里的“生长密码”

“谁知道蘑菇是怎么长大的?它有种子吗?”孔老师的提问刚落下,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随后,她拿出金黄的蟹腿菇、灰褐的平菇、雪白的杏鲍菇模型,一亮相就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孔老师一边指着模型上的结构,一边细致讲解:“这圆圆的是菌盖,能保护下面的菌褶;菌褶里藏着蘑菇的‘种子’—— 孢子,就像植物的花粉一样;中间这根‘小柱子’是菌柄,能稳稳支撑住整个蘑菇。同时,还播放了简短的动画,让孩子们直观理解蘑菇的生长过程。

“大家是不是以为‘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浅色的就安全’?其实这是个常见的误区!”孔老师特意展示了几张图片:看似普通的“白毒伞”、“灰花纹鹅膏”,实则含有剧毒。她着重提醒:“辨别蘑菇是否有毒没有简单的‘口诀’,最安全的办法就是 —— 不采摘、不购买、不吃任何不认识的蘑菇!”

三、科学护眼:守护看见世界的“清晰窗口”

“如果眼睛看不见了,我们还能读书、画画、看动画片吗?” 陈老师以提问开场,让孩子们瞬间意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孩子们的日常习惯,逐一分析近视的“隐形威胁”:“看书时脑袋离书本太近、写字时歪着身子、放学回家就抱着平板刷很久 —— 这些行为都会慢慢伤害我们的眼睛,让看东西变得模糊。”

随后,陈老师分享了简单有效的护眼方法: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让眼睛多“晒晒太阳”;看电子屏幕时,每20分钟就看看远处20英尺(约6米)外的东西,坚持20秒;最重要的是记住“三个一”坐姿口诀 ——“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疾控“爱心暑托班”的时光总是充满意义,孩子们在这里不仅收获了欢笑,更在生动的科普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健康的生活理念、对自然的正确认知,都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珍贵养分。愿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份快乐与收获继续延续,让这个夏天因知识与欢笑而更加难忘!

250825-01.jpg

250825-02.jpg

250825-03.jpg




Copyright © 2012-2022 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清河路6号

鄂ICP备2022010224号

卫生热线:12320

疫情值班:0716-8100252